戴姆勒從未公布Smart的業績,但分析師指Smart系自21年前成立以來,一直處于虧損狀態,估計每年虧損5億至7億歐元。據悉,該品牌每年的銷量只有13萬輛,僅為梅賽德斯-奔馳225萬輛汽車銷量的一小部分。

一年前,當吉利收購戴姆勒9.7%的股份時,德國政府大吃一驚。當時一位國會議員表示:“吉利只是不知從哪里悄悄趕上戴姆勒。” 去年德國通過了一項法律草案,賦予德國政府阻止非歐盟企業在國防和能源等敏感行業投資超過15%的權利。
然而,Smart的潛力很可能來自中國。中國是全球純電動汽車的領導者,小型車市場正在蓬勃發展。Smart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100%由電池供電。
吉利在過去幾年迅速擴張,2018年,吉利汽車不僅繼續蟬聯自主品牌銷量冠軍,而且還以25.3萬輛絕對增量成為年度銷量絕對增長最快的車企;總銷量超過上汽通用五菱和東風日產,成為全國銷量排名第四的車企。
目前吉利汽車擁有沃爾沃汽車(Volvo Cars)、英國跑車品牌蓮花(Lotus)和馬來西亞寶騰(Proton),并持有卡車制造商沃爾沃集團(Volvo Group)的股份。
3月27日周三,據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戴姆勒(Daimler)計劃將子公司Smart50%股權,出售給最大股東——中國吉利(Geely)汽車。
知情人士稱,雙方目前洽商順利,預計將會在下月的上海車展前得到確認。
毫無疑問,吉利此舉也將幫助戴姆勒擺脫困境。目前,這家德國集團正努力經營虧損的Smart品牌,該品牌每年的銷量只有13萬輛,僅為梅賽德斯-奔馳225萬輛汽車銷量的一小部分。相比之下,與其定位相近的寶馬Mini品牌全球銷量則高達36.15萬輛。
《金融時報》援引分析師指出,Smart自21年前成立以來一直未能實現盈利。據Evercore ISI估計,Smart每年虧損5億至7億歐元。
德國《商報》此前也曾報道稱,由于smart品牌的盈利表現不佳,戴姆勒集團將會在今年內決定是否還繼續保留smart品牌。當時一位戴姆勒高管表示:“目前關于smart我們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地方,但今年之內會做出最終決定。”
作為中國國產汽車中的佼佼者,吉利在過去幾年里迅速擴張。它不僅擁有沃爾沃汽車(Volvo Cars)、英國跑車品牌蓮花(Lotus)和馬來西亞的Proton,并持有卡車制造商沃爾沃集團(Volvo Group)的股份。
2018年2月,吉利集團曾發布公告,稱通過衍生品交易及其他方式,購買了戴姆勒公司市值約73億歐元(約90億美元)的股份,并成為后者的單一最大股東。
此外,在去年10月,戴姆勒就已與吉利展開合作,在中國組建高端專車出行合資公司,雙方持股比例為50:50,計劃在中國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。
有意思的是,作為戴姆勒在豪華車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,寶馬捷足先登,在去年7月與長城汽車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。
合同規定,長城寶馬建立合資公司,雙方各持股50%。新公司命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,注冊資金17億人民幣,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。合資公司規劃了標準年產能16萬輛的國際先進整車工廠,而這也是寶馬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